告别2010年代,「流量商业」的过去与未来?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蓝鲸浑水 Author 程杰
即将过去的2019年,「流量红利过去」的现实更加严峻。
CNNIC数据显示,截至2019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8.54亿,互联网普及率达61.2%,较2018年底提升1.6个百分点(去年同期增长率3.8%);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.47亿,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.1%,较2018年底提升0.5个百分点(去年同期增长率4.7%)。
QuestMobile数据显示,自上半年,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接近顶峰之后,目前维持在11.34亿,同比增长也进入“1时代”了,大平台的增幅也接近尾声,微信甚至出现了月度负增长。
需要说明的是,任何数据都是统计的结果,皆有其偏差。CNNIC的数据主要依据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普查数据做抽样调查,而QuestMobile的数据则主要是运营商数据及上亿的监测设备量。
前者重人口,后者重设备,因而这两份数据在不同维度上都是较为精准的。
从人口结构,以及当下移动设备的普及率而言,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规模见顶是一个既定事实,智能机市场规模的增长乏力乃至下滑就是一个显著表征。
回看「流量红利」这个说法——
首先讲「流量」,此前二十余年,无论是PC时代的累积式流量增长还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流量增长,归根结底其实是网络用户也即网民的增长;其次是「红利」,字面上是利润,可以理解为好处、收益。
从这个角度而言,所谓的「流量红利」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含义:
一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「红利」,通信、社交、电商、生活服务、媒体等领域的市场规模都有了指数级的增长;
二是互联网用户的「红利」,互联网是典型的网络效应与规模效应的结合体,对用户而言,无论是信息获取与分享速率,还是生活服务(如移动支付、网购)的便捷化,都是PC时代不能比的。
所谓「流量红利过去」,更多的是指随着大规模网络用户增长的结束,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低成本获客的结束,运营成本提高、获利变难由此而生,这正是「新流量环境」的特征。
新的流量环境中,互联网还在继续“世俗化”,不再神秘,不再神奇。
就消费者业务而言,基于智能机的技术瓶颈,仅仅通过信息联网(即使是5G),去创造新的、有市场规模的需求,几乎已经不可能。大型互联网公司普遍布局硬科技与 To B 业务,寻找新的出路。
风口成伪、创业不新,成为了当下所谓「新商业模式」的现实,ofo黄了、知识付费颓了、WeWork估值崩了,国内外的案例都不少。
「流量红利」的褪去,显现出更多互联网领域的资本、数据、人力等等的泡沫,随之带来的是信息要素的失效与人力成本的提高。
2月份,蔡徐坤的刷量事件被媒体报道后,微博调整了计数显示方式,转发、评论计数显示上限调整为100万;
5月份,微博上新了“铁粉”标识,10万粉以上的博主(目前调整为1万粉),其粉丝30天内互动5次以上即可自动获得;
9月份,微博出品了图片社交产品“绿洲”,主打清爽社交圈,依然是“大V开路”,但与微博数据打通这点却是一步臭棋。
哪里还有廉价流量?
市场上出现了两种声音,一种是“私域流量”,一种是“下沉市场”。
“私域流量”的声音称这是自有、免费、随时触达的流量,“下沉市场”则是指出广大的“五环外”大有作为。这两种现象有一个共同特征,都是极其依赖社交、线下场景,互联网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越来越突出,人力成本上升趋势是不可逆的。
就目前情况而言,所谓的“私域流量”仍然严重依赖微信,在玩法上依然是微商、裂变的一整套。
「在微信建立自有用户社群」,这个情况很早就存在,很多微信公众号都有自己的粉丝社群,主要的目的还是粉丝关系维护,线下餐馆、门店的用户群也一样,这类运营尚属于正常现象,规模化空间有限。
极光大数据发布的《2019年社交网络行业研究报告》显示,将近七成的微信好友数少于200人 ,超过6成用户每周交流的好友数不超过20人。
即使互联网的用户关系是累积的,但邓巴数的魔力似乎不曾削弱,人们并不习惯更广泛的社交。所谓KOC (关键消费者)的社交推广模式,依然很难走通。
对“私域流量”而言,失去“群控”后的规模化,高人力成本会越来越突出,且短期的裂变,密集的社群,是反传播逻辑、反数据价值的。
一旦成本高企,数据转化差的情况越来越突出,“私域流量”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。
“下沉市场”的情况更为复杂,三四线城镇及广大农村市场,关联的是更加盘根错节的渠道、人际形态与消费观念的差异,但根本上还是城市化的问题。
现代城市化根本上是人的聚集,由此带来信息、机会、薪酬、公共服务的完善与分配;互联网弥补的是城乡信息要素(实际上信息差仍然不小),拼多多、淘宝、快手......目前卓有成效的电商、内容产品,几乎都还是信息互联网化的产物。
假劣伪商品就是一个典型的遵循「信息差利润倒灌」的现象,打个比方:
以前假劣伪商品的主要销售地在偏远城市和农村,电商发展后很多此类商家做了淘宝店,随着淘宝打假趋严以及竞争激烈化,拼多多等社交电商成为新的出口,再到拼多多上市后平台供应链改造,又流入了直播、短视频等内容电商。
互联网企业在农村怎么做推广的?
依然是贴广告、拉新返现、刷墙......这种方法与城市里的广告牌、梯媒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。
「互联网下乡」其实是「信息平权」运动的继续,最大的意义在于信息要素的重构。
这其中,基于信息要素与人际结构的商业模式,如快手的内容,拼多多的社交电商,地方性棋牌类游戏,获得阶段性成功是比较容易的;但信息要素的效率不那么明显的行业,像传统零售行业,贸然扩张很可能带来规模不经济的后果。
不论是“五环内”还是“五环外”,都有实体对流量思维的反噬,社区团购不一定搞的过超市特卖。
「互联网下乡」要带去的,需要有很多社会化生产、服务、资源分配的改良,这还是个长期过程。
传统的「流量商业」,是以做大流量为出发点的,粉丝量、阅读量,日活、月活都是由此而生的精算话术。
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行业,是典型的要素驱动模式,“流量要素”增长迟滞后,对效率的要求就会不断提升。
处在新旧流量环境发生变化的节点上,反思流量思维,互联网失速明显,但并未失效。
以财务和业务的状态良好为导向,「流量商业」才能走的更远。
二十多年前,有中国互联网领跑者之称的瀛海威,内部流传着一句话:我们知道2000年以后我们会赚钱,可我们不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。
我们面临的处境相比二十年前有很多相似性,大家都知道互联网的未来是乐观的,现在的情况再难,也比二十年前强很多,起码商业路径更加清晰。
最后,附几个随想:
1,社群对于内容而言,是反传播规律、反数据价值的;
2,广告是内容行业永远的“爸爸”;
3,硬件基础瓶颈,内容形式、商业模式已经不会有大的创新;
4,中介永远存在,旧中介削弱,新中介产生,互联网号称“去中介”,商业化难免沦为“新中介”,信息差、渠道差、体验差…旧差值被抹去的时候往往产生新差值。
跋 I
这篇其实写于3个月前,在2019年的最后光景回望,我所能看到的“流量生意”依然充满了谎言与混乱,互联网的“技术乌托邦”本不存在,应用层面也在极速“世俗化”。
信息要素相关的行业,赚信息差与服务的钱是比较普遍的,但最终还是赚“中介”的钱,这是人际结构决定了,也是互联网的媒介属性决定的。
我依然认为,如今是一个技术过载的时代,多数人都是被技术潮裹挟着前进,技术进步与时间轮转,越来越使得代际差、环境差等传统的个体差异演变为“一个人与另一个人”的差异。
我们将继续坠入世俗与平庸的生活中。
欢迎沟通指教,可拉交流群,个人微信:sxczhdcj
头图来自:Pixabay
往期
情绪思考
理智写作
失败造梦